泰国斗鱼观赏价值
泰国斗鱼是常见的热带观赏鱼之一,不但形色俱佳,而且英姿飒爽、骁勇善斗。当两条雄鱼相遇时,有如仇人狭路相逢,其斗势宛如世代宿仇,非斗到头破血流、鳍翅撕烂才肯罢休。
在展开决斗之前,双方全力张开鳃盖和胸、腹、背、臀、尾鳍,并发出有规律的颤动;在充分展示自己威武的体态后,来回摆动身体,伺机攻击撕咬对方。其中一尾首先发动攻击扑向对方,另一尾奋起反抗,敌对双方互相紧紧地接触冲撞、展开激烈搏斗,你咬我的头,我咬你的嘴,或头对头顶撞,或嘴对嘴紧衔。
热门内容推荐:泰国斗鱼遗传与基因:泰国斗鱼常见疾病与治疗
它们时而左右追逐,时而上下翻滚,直斗得水花四溅,宛如游龙戏凤,水中芭蕾,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打斗的激烈程度,无不使观者瞠目结舌。经过几个回合,两尾鱼也许感到疲劳,各自把头伸出水面吸氧。
稍歇片刻,再继续激斗,愈斗愈烈,难解难分,引得围观者的兴趣越来越浓,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此情此景不亚于观看拳王争霸赛。作为参赛斗鱼的主人,则在一旁为自家的“选手”呐喊助威。若自己的鱼斗赢,便手舞足蹈;如自己的鱼被咬伤,则捶胸顿足。
在泰国本土,人们常以此作为娱乐消遣,就跟斗牛、斗鸡、斗蟋蟀一样。参赛斗鱼都要经过多次筛选,挑送出体格健壮的雄鱼作“选手”,然后放在不透光的水族箱中饲养一段时日,使它养成孤傲的性格。在打斗中,斗鱼会变色数次,体色由最初的灰暗突然发出金属般的光泽;随着搏斗越演越烈,体色会从灰绿变为紫色,再由紫色变为浅黑色。
一场鏖战结束,往往遍体伤痕,脱鳞、断鳍流血,甚至倒毙。战败方即使侥幸生还,也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原有的光彩。得胜方战后也伤痕累累,鳍鳞破裂,须静养一段时间恢复元气。受伤斗鱼的鳍被撕开后大部分会再长到一起,但鳍条会变粗;伤口愈合后会留下伤疤,失去观赏价值。
斗鱼比赛的评判标准不在双方受伤轻重,而是看哪方鱼不想鏖战先调头游离。一场精彩的斗鱼通常历时数分钟,长的可达1~2 h 。
泰国斗鱼繁殖特点
泰国斗鱼4~8月龄性腺成熟,雌鱼比雄鱼小,体型较粗短,诸鳍也短小,色泽较差。选择5厘米以上的作亲鱼。
雌雄鱼合缸后,可见雄鱼吐泡沫筑巢,雌鱼进入浮巢区,最后雄鱼以体拥裹雌鱼,并持续许多次以后,完成产卵排精。这一过程几乎持续2天。
雄鱼努力筑巢、展现姿色、翩翩起舞……,如果雌鱼没有反应,雄鱼就要采取暴力行动。此时应将没有发情的雌鱼捞出,以免受害。受精卵孵化期间捞出雌鱼,留下雄鱼守巢护幼。
这时期的雄斗鱼一反粗暴好斗的常态,表现出少有的爱心,对幼仔关怀备至,竭尽父责。
如将散落的卵粒衔回浮巢,不断修补浮巢,不断用鳍划动水流,为卵粒增加发育孵化需要的氧气,还不断拣食未受精的死卵,以免死卵霉变殃及受精卵。
2天后孵出鱼苗,必须捞出雄鱼,否则,它仍认为这些幼仔还需要它的照料,不让鱼苗离巢去觅食。1年中多次繁殖,1次产卵数十粒至数百粒不等。
繁殖中的水温应比平时提高2℃,达26~27℃,水质弱酸性,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大约经过3个月,泰国斗鱼的体色就可呈现出来,再经过5—6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个体寿命大约2年左右 。
本文读者还在看
泰国斗鱼遗传与基因体色遗传体色的基因分两大类,深色体系(Dark body)以及浅色体系(Light body)。通常惯例,CC所表示的是深色体系的红色基因,而cc则是浅色体系的泰国斗鱼。用浅色体系 <阅读全文>
泰国斗鱼改良品系马尾斗鱼[VT]顾名思义尾巴像马匹的尾巴,最常见的观赏型斗鱼,是泰国重要的经济出口项目,为保正垄断地位甚至一度限制马尾母鱼出口,国内观赏鱼商场上的所谓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