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斗鱼改良品系

马尾斗鱼[VT]

顾名思义尾巴像马匹的尾巴,最常见的观赏型斗鱼,是泰国重要的经济出口项目,为保正垄断地位甚至一度限制马尾母鱼出口,国内观赏鱼商场上的所谓马尾母鱼多为淘汰的展斗母鱼。

热门内容推荐泰国斗鱼遗传与基因:泰国斗鱼常见疾病与治疗

狮王斗鱼(CT)

又叫针尾斗鱼尾部鳍膜退缩,骨干外露,就像一根根尖锐的针,要求是鳍膜退缩率在百分之33以上,否则为梳尾,近年来开始量产,市场价持续走低,CT已渐渐成为马尾后的又一种廉价斗鱼。

将军斗鱼(PK)

原始斗鱼的改良品种之一,以展示为目的培养出的短鳍型斗鱼,展示期最长,价格因品相而定,因其饲养较易,很多玩家用它进行改良。

半月斗鱼(HM)

斗鱼中的人气品种,由扇尾改良而来,也可以看成尾巴打开后达到180度的扇尾(超过180度则为超半月OHM)美丽而脆弱的鱼,需要主人精心饲养,否则很容易变成扫把尾,因其尾长导致末梢循环差,需要经常锻炼,并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多元化的营养。

双尾斗鱼(DT)

一种可以用BT来形容的鱼种,有两个尾巴和很弱的体质,不容易饲养,对疾病抵抗力差,繁殖后容易出现基因退化现象(包括畸形),在这些缺点之上是这种举世无双的表现,两个尾巴,足以匹敌所有涉及到基因改良的鱼种,人类智慧的杰作 。

泰国斗鱼遗传与基因

体色遗传

体色的基因分两大类,深色体系(Dark body)以及浅色体系(Light body)。通常惯例,CC所表示的是深色体系的红色基因,而cc则是浅色体系的泰国斗鱼。用浅色体系双亲所繁殖的泰国斗鱼,无论其父代泰国斗鱼体色上有多少红蓝色斑块,都可能生出10%左右的白色斗鱼。一般国外称cc的表现型为Pastel以及Cambodia两种类型。

其中,Pastel是因其鱼体色调表现犹如粉蜡笔的笔触,而Cambodia则是因为它最早是在柬埔寨出口的鱼种中被发现的,鱼体具有极浅蓝色底调的体色,配上蓝色的斑块,是其最普遍的表现,而近乎全白的体色表现,则是Cambodia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红色基因的遗传变化时常令有意思改良泰国斗鱼颜色的爱好者非常头痛,即使在纯红色的泰国斗鱼之间的同种交配繁殖也可能会繁殖出红色、橘色、黄色或者无色透明等等不同色系的下一代泰国斗鱼,而黄色系的泰国斗鱼同种之间的交配繁殖亦可能繁殖出的下一代全部都是红色系的泰国斗鱼!基本上,黄色并不算是一种颜色基因,它只是红色系泰国斗鱼的浅色表现。如果想繁殖纯蓝色系的泰国斗鱼,也常常会因为红色基因不易去除或压抑或掩盖皆无法去除而大伤脑筋 。

黑色基因

黑色基因是改良型泰国斗鱼玩家的最终目标,一般也可分为浅色鱼体和深色鱼体的两种表现。只有深色鱼体的品系才可能改良出真正深黑色的泰国斗鱼个体,不过这类泰国斗鱼的雌鱼常常会因为黑色素病变而导致不孕,使得改良的难度加大,因而纯黑色系泰国斗鱼至今仍只是泰国斗鱼爱好者改良的梦想。不过,水族市场上已经有许多近似黑色的泰国斗鱼品系出现了,例如:有些个体带有灰白色、有些个体的底色则是黄色……虽然还具有杂色,不是以纯黑色的面貌展现,但是都足以使人耳目一新 。

双尾基因

雄鱼选用东南亚所产的双尾系泰国斗鱼,雌鱼则选用常见的单尾系泰国斗鱼,其交配繁殖的下一代几乎都是单尾系泰国斗鱼,需要经过几次反复试验,亦可确定双尾系是隐性基因。通常可以用大写英文字母D以及小写英文字母d来表示其区分,DD、Dd两种表现出单尾系泰国斗鱼,dd则表现出双尾系泰国斗鱼 。

本文读者还在看

「喂养心得」泰国斗鱼遗传与基因:泰国斗鱼常见疾病与治疗

泰国斗鱼遗传与基因体色遗传体色的基因分两大类,深色体系(Dark body)以及浅色体系(Light body)。通常惯例,CC所表示的是深色体系的红色基因,而cc则是浅色体系的泰国斗鱼。用浅色体系 <阅读全文>


「养护技巧」泰国斗鱼繁殖改良:泰国斗鱼改良品系

泰国斗鱼繁殖改良在泰国当地,从直接在天然水域捕捉泰国斗鱼,到人工驯养,乃极品种改良,在历经百年的斗鱼人工饲养的过程中,这个“改良”的中心一直围绕着一个“斗”字始终 <阅读全文>